安塞冯家营村:“鼓舞”致富路
陕北安塞人与腰鼓为伴,以腰鼓为荣,祖祖辈辈在腰鼓声中繁衍生息。“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打腰鼓,是安塞人引以为豪的事。著名导演陈凯歌在拍摄电影《黄土地》时,用镜头聚焦150余名腰鼓手穿着对襟黑袄在黄土地上酣畅淋漓打鼓的画面,将安塞腰鼓排山倒海的气势和顽强奋进的精气神展现在世人眼前。
以前,鼓手们只是逢年过节表演。如今,延安市安塞区充分彰显“中国腰鼓之乡”这一文化优势,以白坪街道冯家营村为代表的千人腰鼓展演已经实现常态化、定时定点表演,既吸引了游客,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鼓槌敲面,一声呐喊,摇头晃脑,一点一跳”,鼓手们将腰鼓的那股“灵劲”“活劲”演绎得出神入化。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退耕还林安塞已是树木葱茏,但为了接黄土高原的地气儿,冯家营村专门在山坡上留下一块土地为游客表演,这里也是民俗文化培训展示区。
据专家考证,安塞腰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1996年,安塞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乡村振兴少不了文化的支撑,特别是当这一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及产业价值时。安塞区大力实施“文旅兴业”发展战略,立足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等民间艺术资源,投资5400万元,打造了3个民俗文化村。目前,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已完成投资2054万元,自2022年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仅2022年,冯家营村的“千人腰鼓大舞台”便接待游客46万人次,依靠文化和旅游产业,户均增收约7000元。
“原来打腰鼓地点不固定,要到处跑,人累,挣的钱还不多。自从村里建成‘腰鼓文化村’,我就哪儿都不去了,在自己村子打腰鼓,又方便又赚钱。”63岁的孙旺明是冯家营村有名的腰鼓手,前些年,他走南闯北打腰鼓,一年到头收入微薄。现在,他不但自己成为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腰鼓队的签约鼓手,连儿子儿媳也都成了腰鼓队队员,一家三口人光打腰鼓,每月的收入就有1万多元。“我不但要把手上的老腰鼓传给儿子,还要传给孙子们,让安塞腰鼓在这里代代相传,让更多人来冯家营看安塞腰鼓。”孙旺明说。
腰鼓手陈丕亮说:“现在村子变成了景区,进行常态化腰鼓演出,表演者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农民,村里会打腰鼓、扭秧歌的都参与进来。男鼓手每月工资近3000元,女鼓手2300元,每场表演还有额外的补贴,算下来每人每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使祖辈传承的“文化名片”变为群众的致富源泉。魏娟是安塞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的主管,她见证了冯家营村以腰鼓文化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除了演出和排练之外,村民还可以在家干农活儿,解决了以往不能顾家的问题,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流’。鼓手当中也有了不少孩子,腰鼓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练习腰鼓既能强身健体,又传承了文化。”魏娟说。
千人腰鼓表演是冯家营村的品牌节目,陕北民歌、曲艺表演等节目也会穿插其中,剪纸、绘画等充满黄土元素的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文化。
冯家营村还建成了腰鼓、民歌、剪纸三大培训场所,长年免费开展演艺培训,帮助乡亲们提升创业本领,拓宽致富渠道。每到旅游旺季,村民们便忙得热火朝天,当职业腰鼓手,售卖腰鼓、剪纸,展示当地文化。乡村旅游还催生了讲解员、保安员、保洁员、停车场收费员等岗位。
“冯家营村充分发挥黄土文化底蕴深厚、群众从艺积极性高、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多举措提升群众致富本领。村民们除了参加腰鼓表演外,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公益性岗位、商铺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冯家营村驻村干部高园园表示,村里在深入挖掘腰鼓文化内涵的同时,也积极培育新农民、发展新文化、倡导新风尚,使农民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让基层有支撑,形成摒弃陈规陋习、见贤思齐、文明有礼的新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以前村民的垃圾就倒在大门外的山坡上。通过文化建设,村里有了志愿服务队,倡导大家讲文明、爱卫生,街道办还配备了垃圾桶,改善村里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让大家的生活更加舒心!”感受着文明乡风带来的改变,冯家营村村民津津乐道,“2020年6月,我们村入选了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