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桥砌墙创意灵动 研学课程与众不同
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研学课程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学校和家长期望课程更具备教育性,学生希望更有趣好玩,研学旅行活动的承办者们也在不断自我施压,希望课程更具核心竞争力,难以被复制。
从去年开始,武汉学知研学旅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学知”)开始有意识地创新研学课程,从课程种类及主题、研学师资、目的地资源等多方面入手,研发了一系列新的主题课程。其中,学知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推出的桥梁搭建课及砌筑课,均为武汉首创,已经成为学知的拳头产品。
从“作业”到“作品”
酷炫的工业风设计、环形的创意阳台、沙发茶几配套齐全……4月底,湖北省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武汉光谷有田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了62个“创意阳台”。学生们把照片发到班级群,并附上评论:“太好看了!”
这些作品是学生们参与“阳台改造记——模拟阳台”综合实践课的作品输出。从图纸设计、阳台砌筑再到软装布置,都由学生们一手完成。其中,名为“海燕的后花园”的创意阳台十分引人注目。只见它一派标准的工业风格,三面有墙、一面为入口。同学们先铺上一层砖做基底,再按照“一顺一丁”的砌筑方式砌墙体。
随行的学校老师说,学生们的创意让人惊叹。高一七班英语组搭建的环形阳台,富有灵动感,洗衣机的设计成为点睛之笔;用砖块摞起的阳台书架,剪裁合适的纸沙发与小茶几,有模有样。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砖、石块、假花、麻绳等材料。
“以前我以为工程师是画图纸挥斥方遒,今天才知道,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小到简单的阳台布局、大到城市街区的建筑设计,还有各种力学原理、电路结构,都离不开它。”高一五班学生张涵旭说,搭建前,自己查阅了大量资料,还通过讲座和实操练习,熟悉了“丁”字、“十”字等多种砌砖法,对搭建有了一些了解。
“看,我搭的桥能走人!”
同一天,当研学导师告诉湖北省实验中学的722名高二学生“今天要手工搭建桥梁”时,学生们兴奋得要跳起来了。他们迅速行动起来,30人为一组,组内又细分为工程师、备料、搭建和宣传人员。
很快,九个形态各异的桥梁搭建完成,学生们在桥上走来走去:“看,我搭的桥能走人!”
欢呼声最大的是拱桥组。当天,他们用三套系统搭建了拱桥两侧的支撑骨架,节点采用铰接方式,再用木材做卡槽代替钉子,连接桥面与骨架。这样做出来的拱桥,桥面富有律感又不失变化,也增添了行走的乐趣。一旁,研学导师解释说,拱结构的张力要求两端底座,不仅要向上托起桥身,还需要提供横向的推力。正是这样的推力,抵抗住了“拱”的变形,成功率很高。
从设计阳台到搭建桥梁,研学课程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打破思维局限,让学生自己检查实践成果,研学课实了、活了,课程育人实现有效突破。
师资力量一直在升级
据了解,“创意搭建”是学知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创办的“大学生创意搭建实训基地”的第一个系列课程。实训基地就设在学知自有的武汉光谷有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下简称“有田”)。
据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剀介绍,创办基地,一方面是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和场所,另一方面是为了开发满足不同年龄需求的创造力培养课程。
目前,武汉光谷有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已与武汉多所大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校企联合探索青少年研学实践。其中,师资培养是关键的一步。在“创意搭建”系列课程中,刘剀会带领学生走进高中课堂,作为研学课程的导师讲授搭建的技能与要点,让同学们对建筑具备初步却精准的认识,为后面的实践环节做准备。
不仅如此,学知还聘请了来自武汉大学、中科院、中国地质大学的三位博士生导师加盟,为有田的自有师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们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课上,他们积极动手实践,研学手册写得密密麻麻,结尾处更是意犹未尽,直呼“不想下课”。
学知副总经理周晔说:“我们的师资力量一直在升级,由原先的组建企业专业教育师资团队、内部系统培训到现在的引进专业人才、博导加盟,学知一直致力打造研发与学校教育相符合、与市场同类产品有差异、知识点满满的实践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