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行业发展 增强行业信心
旅游活动的特点是人员流动,旅游气氛的营造靠人群的聚集、旅游行业的价值在于面对面的服务。而流动性、聚集性、接触性,正是疫情防控的难点。暂停出入境游、执行跨省团队游熔断机制、限制文娱场所客流、景区景点随时关停,一次次的疫情散点突发,对旅游行业而言都是一次次的重大考验。有业者认为,即使旅游活动完全放开,由于疫情期间旅游从业人员的大量流失,也会使得行业复苏遇到人才瓶颈。
留住行业的火种、激发行业的信心,成为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让包括旅游行业在内的整个服务行业为之一振,让人兴奋、给人希望。
一、综合施策,联动效应值得期待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若干政策》中列举出的餐饮业、零售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等“困难行业”,不仅仅是“旅游业”的“难兄难弟”,更是旅游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合作伙伴,这些行业和旅游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若干政策》对服务业提出了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对具体行业提出了针对性的安排。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纾困扶持,形成联动效应、辐射效应,促进整个服务业走出困境。《若干政策》针对服务业的纾困扶持全面覆盖、重点施策,让处于寒冬的服务业集体感受到了暖意、看到了希望。
逆境中的旅游行业这两年在夹缝中求生存:旅行社全部进军周边游、星级饭店摆起了大排档……但这些疫情期间的“小生意”,前提是需要景区景点、文博场馆正常开放,也需要交通运输业的正常运行,更需要零售、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正常运转。旅游业的恢复需要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复苏。因此,《若干政策》对整个服务行业进行纾困扶持,旅游业由此获得的信心、受到的鼓舞应该是最为强烈的。
二、精准发力,纾困扶持切中肯綮
《若干政策》中不仅有既有政策的延续,如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质量保证金等,还增加了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对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企业防疫消杀支出进行补贴等新的举措。
《若干政策》中不仅有疫情中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还针对既存问题开出了药方:如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对处于极度困境中的服务行业“雪上加霜”的行为。再如政策中明确了“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将符合规定举办的工会活动、会展活动等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等交由旅行社承接”,打破了以往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时的政策限制,为星级饭店、旅行社正了名。
另外,《若干政策》延续了中央一以贯之的优化融资环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针,对金融工具、金融手段的运用着以重墨。除在普惠性十条措施中有新的金融政策外,在针对旅游业的七条措施中,也多次提及。
服务行业中多为微利、轻资产企业,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支持正常运转。但面临持续的疫情影响时,会造成业务中断直致现金断流。《若干政策》对金融政策的特别强调,切中肯綮。
聚焦旅游业纾困扶持政策,我们也可以清晰看到,政府从“开源”(鼓励政府采购)、“节流”(暂退保证金、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输血”(提供金融扶持)三个层面纾困扶持。考虑全面,措施精准。
三、应对疫情,防控政策理性适度
除普惠措施和针对性政策外,《若干政策》还特别针对疫情防控过程中“过度防控”或“放松防控”倾向,提出了“四个精准”;并在已有的“五个不得”基础上,再增加“三个不得”。
“四精准”侧重“合理地防”,为疫情有效防控提供了工作遵循,使疫情防控工作更为精细、精准。“三不得”侧重于“适度地放”,对于层层加码的防控措施予以禁止,使防控措施更加适度、更有温度,让疫情防控更为理性。
在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四精准”是行业得以延续、得以发展的保障,着眼行业的长远和宏观大局。“三不得”是企业正常经营、排除不合理防控措施干扰的保障,顾及当下和微观个体。
政策的出台,尚需有关部门具体措施的跟进,尚需各地方的贯彻落实,也需要市场主体积极行动起来,学好政策、用好政策。
政策的出台让旅游行业体会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若干政策》中还明确了责任部门“强化储备政策研究”,使行业对纾困扶持政策有了更多的期待。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实际的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帮助的信念”,这一点对于处于困境中的旅游行业而言,也十分重要。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使旅游者重拾出行的信心,让从业者获得行业的自信,对于旅游行业而言,更为可贵。
(作者系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法律/风控部 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