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有哪些好玩的
北京胡同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也是最出名的,这些历史悠久的胡同叙说了老北京人的美好历史和童年记忆,很多人在胡同内生活了一辈子,对于胡同文化也是充满感情和寄托。
1、百花胡同 · 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西侧
“百花的深处...等着出征的归人”,一首老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百花深处的凄美故事,胡同中的老妇人,等待出征的归人,但“归人”已经战死疆场,永远无法归来。
传说,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住着一对张姓夫妇,他们在此种花种草,胡同内常年百花飘香,于是这条胡同就被传为“百花深处”。如今这里没有了“百花“,但依然有“安详的老人”。
胡同内的16号,是北京“百花录音棚”所在地,唐朝的《唐朝》、张楚的《姐姐》、何勇的《垃圾场》都出自这里。在百花深处溜达时,不妨听听这几歌,应个景。
2、八大胡同 · 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以北
昔日老北京“烟花巷”的代名词,当年与蔡锷将军演绎了“美女救英雄”的小凤仙,就居住在其中的陕西巷内。
当年的青楼建筑,到如今早就被改建成了民居与商铺。这里的生活节奏挺慢,居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们,溜着小狗小猫,悠闲地骑着自行车进出。
现在常说的八大胡同,是指百顺胡同到李纱帽胡同(建国后改名为小力胡同)的八条街巷。
当年的“八大胡同”
其实并不仅有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的近百家场所,而这八条胡同的级别较高,所以才这样出名。
3、帽儿胡同 ·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
在清代,这条胡同内有制帽作坊,所以被称为帽儿胡同。胡同东边连着南锣鼓巷,西边通往地安门外大街。
小小的胡同内,居住过不少前朝的达官显赫,末代皇后婉容就居住在胡同的37号,13号曾经是冯国璋的故居…很多宅院如今是私宅并不能随意入内,但体验一下浓厚的本地生活气息,还是挺不错的一件事。
4、北锣鼓巷 · 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北侧
与热闹非凡的南锣鼓巷一街之隔,北锣鼓巷的“人气”暂时还没有那么火。想远离大批游客、拍拍胡同与文艺照?来这里是不错的选择。
巷子内还原了一个老北京胡同原本的生活状态,青砖的院墙、紧闭着的大门,路边停放着居民自行车,老住户们淡然地出出进进。
闲逛在巷子中,能碰到一些不错的小餐馆与文艺小店,找个有眼缘的店铺,坐下来喝点东西或者淘点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点清净。
5、恭俭胡同 · 西城区北海公园西侧
恭俭,有温良恭俭的意思,也是“宫监”的谐音,这条胡同在明朝是内宫监所在地,三宝太监郑和每天上下班都经过这里。
清代这里叫内宫监胡同,是普通太监居住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胡同逐渐成为了平民百姓的住所,胡同的名称也从“宫监”改成了“恭俭”。
胡同内曾经有明清年间遗存的冰窖,冰窖内的冰块在清代专供紫禁城御膳房,如今冰窖已经改成了一家主题餐厅。
6、方家胡同 · 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西侧
在清代,这里是镶黄旗的地盘,还驻有神机营所属的内火器营马队。胡同内的13、15号,曾经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永璋的循郡王府,如今成为小学校。
方家胡同46号院,曾经是中国机床厂的厂址,现在改造为“文化创意园区”,有小剧场、文化沙龙和设计工作室,充满了文艺的气息。
相比热闹的南锣鼓巷,毗邻国子监的方家胡同显得很安静,老舍先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两年,并把这里写入了小说《赵子曰》。
7、豆腐池胡同 · 东城区钟楼以北
在明代这里属于“金台坊”,传说居住了一位陈姓做豆腐的,生意不错,胡同就叫了豆腐陈胡同。到了清代,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胡同内有古刹“重修清净宏恩观”一座,这是一座“太监道士庙”,1923年,紫禁城中大批太监被遣散出宫,这里成为了太监的容身之所。胡同内十五号,是杨昌济故居,毛泽东主席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8、史家胡同 · 东城区东四南大街东侧
英国威廉王子拜访过的一条胡同,居住过众多的名人,其中有:接受“和平解放”的傅作义、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等。
胡同内有一家“史家胡同博物馆”,原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凌叔华的居所,也被称为:小姐的大书房,据说比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成名更早。
史可法祠堂旧址,也位于胡同内。清朝在旧址上建起了“左翼宗学”,只招收八旗左翼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如今成为了史家小学。十一世班禅曾经在史家小学接受过小学教育。
9、砖塔胡同 · 西城区西四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出现在元代的戏曲中,也有人叫这里是“北京胡同之根”。胡同中有一座青砖古塔,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胡同因此得名。
砖塔胡同68号是一个关帝庙,据说是清末大太监小德张的外宅,这是北京城里唯一一家私人供奉关帝的寺庙。现在关帝庙保存尚好,只是已经改为了居民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