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深深古木参天:三国遗迹之五丈原
从岐山县城驱车沿岐-蔡-五公路一直向南行约40分钟,就到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五丈原。在那里,有同事的朋友接待我们。他小小的年纪,已经做到了人大主席。
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刷形成的深沟,地势险要。我们从原下沿着或宽或窄,一眼似乎看不到头的石阶,拾阶而上,正是早上九点的光景,大大的太阳照得人发晕,带去的心遥更是望而却步了,只上了几个台阶,只好我一路抱着他上原。上得原来,迎面一座龟驮碑,“五丈原”三个大字笔力遒劲,也不知是出自谁的手笔。心遥欢呼雀跃,骑在龟背上照了相才肯下来。
远看,庙宇深深,古木参天,大门口坐着两排人,一看便知道是收门票的工作人员。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联。
久久的站在原边,我一动不动,脑子里不由得浮想联翩,壮怀激烈,眼前仿佛就是三国乱世的古老战场。五丈原下、渭水河边,魏、蜀两军对峙日久。诸葛亮纶巾羽扇,在众交的护卫下驱车前行,遥望魏营高高挂起的“免战”金牌,面容更加凝重。回到中军大帐,思之良久,他命人把一套妇人衣服送给魏军主帅司马懿,以此羞辱逼他出战。但司马懿终归还是老奸巨猾,他马上识破了诸葛亮的计策,竟然放下一帅之尊,喝退恼羞成怒穿的众将,穿上女服,遥向蜀营拜谢诸葛,但仍是坚守不战。中军报知诸葛,诸葛亮闻之,一口鲜血涌出。时隔不久,竟然积劳成疾,一命归天!“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同事的朋友打电话约来的当地村支部白书记向守卫介绍我们进去(因为没有花钱买门票,进去的时候我们一直感觉特别怪怪的,仿佛自己偷了庙内的器物一样的难受,不敢在庙内喧哗,好像是怕惊了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刚好从西安来了一个游团,他们请了导游,我们跟在后边也享受了专职导游服务的待遇。进到第一座院子,东西两侧耸立着钟、鼓楼,左右对称,相互呼应。由此往里,步入宽敞典雅的献殿。献殿左右墙壁上,保留着清代的彩色壁画,分别绘着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内容,形象逼真,神采飞扬,不失为我国传统壁画中的上乘。东墙壁下,镶嵌着0.7米见方的青石4O块,上面刻有岳飞所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龙飞凤舞,气势磅礴。正殿3间,左右各有1间陪殿。正殿中间安放着诸葛亮的泥塑彩色坐像,纶巾羽扇,仪态端庄,细看犹有病容,仿佛仍在此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两边是姜维、杨仪、关兴、张苞、王平、廖化塑像。在这里,导游介绍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都说天下庙门朝南开,可是我们看到的诸葛亮庙的门却是向北开的。诸葛亮心怀汉室的胸怀昭然若揭!我们心遥看到彩绘的神像,早早的就扔开我的拉扯,跪倒在草榻上,叩首、布施,看去倒还比我们大人虔诚些。
庙内的第二进院子,只有诸葛亮的衣冠冢,冢旁有一落星亭,亭内有一石,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相传是诸葛亮逝世时天上陨落的将星。我们肉眼看上去,好像并不是什么陨石,倒是背面的“落星石”三个字很有味道。
院内的“八阵图”也是徒有虚名,形似而神非,我们分头组合,照了相就离开了。
在庙外的卦摊上,我们每人花费10元,请人给我们算了卦,报了自己的生辰,便由着他不停的说。姑妄说之,姑妄听之罢了。
下得原来,又是汗流夹背。心遥还是和上原时的一样悠哉悠哉的一路睡下了原,抱着受累的是我---他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