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印象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去南浔之前,对它的概念也就是一个与古代农耕文明相关联的普通古镇,听朋友介绍只是保护得比较好,不少地方甚至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当时的生活方式,因此打心眼儿里准备去那儿住两天,尽情畅意地享受一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尽管也曾隐隐约约听说那里有以财富著称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以为不过就是古时候偏安一寓积攒了几两黄金白银的土财主,压根儿没有放到心上。
真正在南浔到处走走看看以后,这才发现自己还真是有些坐井观天,太小看了南浔这个地方,小看了这儿曾经的财富,尤其是小看了南浔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的有些不可思议的地位。且不说南浔拥有的700多年建镇历史;且不说这里曾经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单说这儿的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所拥有的财富之巨,就远远超出了一般想像。
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指的是近代以来南浔古镇上的富商巨贾,四象指刘、张、庞、顾四大家族,各自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其中刘墉家族高达2千万两,张氏家族高达1千2百万两;四象之下,拥有财产50万至100万的被称为牛,30万至50万的称之为狗。粗略估计一下,上述富商巨贾所拥有的财产总额居然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达7千万至8千万两之巨——之所以说骇人听闻,是因为,当时满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才区区7千万两左右,也就是说,仅仅南浔小镇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拥有的财富居然比当时泱泱大国满清政府整整一年装入国库的金钱的总数还要多,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南浔巨富们所拥有的财富主要来源于蚕丝贸易。资料介绍,早在南宋时期,南浔就已经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进入明代,天下蚕桑之利,更是“莫盛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到了清代,南浔的地产名牌“辑里丝”更是名扬天下,成为江南大半壁江山的丝织原料基地。 整个南浔古镇周围地区,几乎“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每当新丝上市,小镇上便“列肆喧阗,衢路拥塞”,“一日贸易数万金”,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蚕丝商埠,造就出了全国最大的丝商巨富群体。南浔的辑里丝品牌除了国内贸易之外,还远销印度、埃及、叙利亚等国,在全国出口贸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记载,1847年上海出口的生丝中,辑里丝所占比例居然高达63。3%。
巨大的财富必然会造就文化,影响社会,结缘政治。南浔自古诗香不绝,宋明清三代出了41名进士;南浔的蚕丝贸易则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祥地之一;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都曾对南浔豪富封赏有加,四象之一的庞云曾赏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恩赠荣禄大夫,连儿子都被恩赏举人;四象之一的张颂贤之孙张静江则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对中华民国创建颇多贡献,被中山先生称为“民国奇人”。
如今走过南浔,尽管已经看不到当时的丝市喧嚣和黄金滚滚,但从当时富商巨贾们“挟资归里,买田宅,设典肆”遗留下来的众多深宅大院,从皇上太后恩赏封赐的文物遗迹,从南市河两岸散发着灰暗色彩的百年字号,仍然可以隐约感觉到这个弹丸小镇曾经的财富,经历的繁华,和拥有的辉煌。
小莲庄,号称南浔巨园之一,由四象之首刘镛祖孙三代历经四十余年建成。传说因为主人钦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建于湖州的莲花庄而为之命名。小莲庄又称刘园,整座建筑由刘氏义庄、家庙、园林三部分组成,园林的中心是一个占地10亩的荷花池,回廊、亭阁、假山、老树、古藤点缀其间,可惜游不逢时,只见碧水,不见荷花。
小莲庄刘氏家庙门前两座东西相对的石牌坊,分别为光绪和宣统皇帝御赐。一块是“积善牌坊”,因为当时四川、安徽等地闹饥荒,刘家出巨款资助,光绪皇帝颁赐“乐善好施”匾额并准予建坊;另一块是“贞节牌坊”,传为刘墉之子刘安澜早逝,夫人邱氏恪守妇道,守节不嫁,宣统皇帝恩准赐建此坊,以旌表其贞节。
嘉业藏书楼,为南浔四象之一刘墉之孙刘承干所创建。刘承干曾是晚清秀才,一生爱书,建藏书楼,历时20年,费银30万两,得书60万卷,共16万册,珍而藏之。清帝溥仪嘉赏之余,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嘉业藏书楼以此而得名。据说1949年大军南下时,周恩来总理曾特意指示部队一定要保护好此藏书楼。1951年11月,刘承干把藏书楼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位于南西街的张石铭旧居,为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钧衡(字石铭)之旧宅。张颂贤本是弹棉花的小手工业者,后来小本经营,开小糕团店、小酱盐店之类,逐渐积累了经商的经验,从事生丝和食盐的贸易,终成南浔一头巨象。张石铭旧居庭院占地48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150间,结构恢宏,号称江南第一巨宅。庭院内有众多精美生动的木雕、砖雕、石雕,风格奇特,工艺精湛,造型极其生动。
位于南东街上的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为四象之首刘墉第三子刘梯青的居所。庭院建筑中西结合,既有徽派的马头墙,又有欧洲罗马柱廊和洛可可券顶风格,充分体现了南浔古镇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气度。据说《新上海滩》和《金粉世家》两部电视剧曾在这里取过景。
位于南东街上的广惠宫,又称张王庙,始建年代不明,清嘉庆和同治年间曾两次重修。特殊之处在于,庙内既供佛,又供黄大仙,堪称海内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