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锤:用竹笛吹响民族文化自信的动人旋律
1949年夏天,17岁的王铁锤和王小寿在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上,共同表演了河北吹歌《放驴》,获得热烈反响。第二年,王铁锤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他的艺术生涯便和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手中的竹笛,吹响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动人旋律。
朗朗乡音育知音
20世纪30年代,王铁锤出生在冀中平原一个叫子位的村庄。那个时候,物质相当匮乏,终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若遇上洪涝侵袭,还会让日子更加穷苦困顿。就是这样的穷乡僻壤,却保留着最原始的河北吹歌。王铁锤祖辈六代都是吹歌会的吹奏能手,他从小就坐在炕头上听大人们吹奏。在那里,艺术就像劳作一样平常,并非难登的神圣殿堂,演奏乐器和听赏音乐,不是彰显技能与品味的高雅之举,而是舒心畅意、缓释疲劳的不二良方。艺术即是生活,这种不“刻意”营造的音乐氛围,熏陶着幼年的王铁锤。
除了家传的吹歌,村子里还有盲艺人打地摊卖艺时演唱的民歌小调、节日里小剧团演出的梆子戏等,这些声响就如家乡话般成为萦绕在王铁锤耳边的乡音,熟悉亲切,优美动听。在艺术的启蒙阶段,没有什么比这种无意识的浸润来得更珍贵。艺术的种子就如基因一般刻在王铁锤的骨子里,随着积淀的深厚而逐渐扎根,直到有一天它自然显露,接受雕琢。
小荷才露尖尖角
王铁锤7岁时便跟随父亲和吹歌会艺人学习小笛子和管子。每当吹歌会到外面演出,小小的铁锤就夹在队伍里架着鼓跟着走。10岁时,他正式加入村里的吹歌会,开始登台演奏,成为年纪最小的管子演奏员。从听众变成操持乐器的小乐手,王铁锤对音乐有了更多的体悟,他开始在指法、口型等肢体动作的配合下,用乐器传递出他所感受到的悦耳动听。
乡间的舞台随处可见,婚丧嫁娶的仪式中、农闲集会的大街口、田舍的炕头上都能搭就。不像如今,多样的娱乐方式分散了注意力,也分散了人群,民间乐社的听众已稀稀拉拉。那个时代,村子里有吹奏的地方就有熙熙攘攘的观众,这些由街坊四邻、乡里乡亲组成的熟悉的面孔将吹歌奉为精神食粮。王铁锤在台下勤学苦练,在台上尽情发挥,他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喜爱。
在家乡吹出名气后,王铁锤还常去别的地方演奏。1947年春,王铁锤和十几个同乡被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邀请去表演。他们演奏的乐曲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于是他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就被留下来在音乐系深造。这次演出让王铁锤带着民间音乐的印迹,走出了那片平原,从此挥别家乡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千锤百炼铸铿锵
进入华北联大后,王铁锤开始了全新的学习。对于只上过四年小学、只学过工尺谱的王铁锤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系主任周巍峙教他们从简谱学起,用手风琴练习视唱练耳,还教他们唱革命歌曲,讲解冼星海、聂耳创作歌曲的过程以及群众歌曲在革命中的作用。在这期间,他还学习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在革命事业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这些知识让王铁锤耳目一新,备受鼓舞。他勤奋好学,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学习,就在思想和业务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不久,王铁锤被调入华北联大文工团乐队工作,笛子成了他的主修乐器。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文工团的学员为了支援前线文艺宣传工作,要时刻跟随军队转移到各地为军民演出。他们走到哪就吹到哪,还经常遇到部队转移、敌人突袭、敌机轰炸,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只要有条件,他们就吹,军民们听了就鼓掌欢呼,越鼓掌他们就吹得越起劲儿,小小的一首乐曲让大家振奋不已。
为了鼓舞士气,文工团还排演了歌剧《王大娘赶集》《小姑贤》《血仇泪》等,王铁锤为这些小歌剧吹笛配乐。这些剧目的演出,对教育新解放区的群众、教育被俘虏的蒋军官兵、激励解放军指战员的斗志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段在文工团的从艺经历,磨砺了王铁锤的毅力,更促进了他思想的转变。他曾回忆:“在华北联大的学习经历令我终生难忘。学校教我们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要将艺术同革命结合起来,表达人民的爱国之心,用音乐艺术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有了更高的思想觉悟,王铁锤的音乐表演从自发逐渐转向了自觉,他怀揣着更高的理想,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五湖四海架桥梁
王铁锤走出家乡不过两年的时间,就获得了踏出了国门的机会。他带着一曲欢快的《放驴》,作为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代表,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世界世界舞台吹响了郎朗乡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铁锤肩负党的使命和国家领导人的嘱托,出访英国、美国、日本、印度、巴西、伊拉克、津巴布韦等当时与我国尚未建交的国家,热情沉着地完成了艺术表演与友好使者的双重任务。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他先后出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五湖四海,用手中的乐器为沟通交流架起了一座座悦耳的桥梁。他在人民大会堂为美国总统里根吹箫,在北京饭店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交流,向美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介绍中国乐器,为德国青年观众签名……艺术让沟通没有了国界。
乡间炕头吹奏的乐曲,在西方金碧辉煌的大厅中响起,艺术的魅力昭示着一种堂堂正正的姿态,平等自信由音乐传出,又由音乐给予。小时候潜移默化的熏陶、长大后的深爱钻研以及工作后的磨砺,这些都让王铁锤从容不迫、不卑不亢地握着手中的笛子站在国际舞台,吹响优美醉人的旋律,更奏出了中国走向繁荣的铿锵之声!
累累硕果继开来
党和国家对民间艺术的重视态度与政策力行,使民间艺术家们登上“大雅之堂”。然而王铁锤并没有因此停止学习的脚步,他把自己的所学所用不遗余力地回馈于国家、回馈于人民。
1960年中央民族乐团成立,王铁锤调入乐团工作,专业的平台给了他更大的空间和视野。在繁忙的演出工作之余,乐团鼓励他每年回家乡学习、搜集河北吹歌音乐素材。同时,他还带领团员赴安徽、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地深入当地生活、拜访民间艺人、采撷民间音乐,并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笛子独奏曲,如汲取河北吹歌素材写成的《庆丰收》《摘棉花》《荷花赞》《洞房赞》《长城抒怀》,还有从演出生活体验中应运而生的《赶路》《庆丰收》《草原春天》《油田的早晨》《黄河边的故事》等作品。
除了创作,王铁锤还相继发表了《用户青睐的紫竹箫笛》《新加坡举办华乐比赛》《从小迷恋民族乐器演奏》《难忘的记忆》等33篇理论文章,出版了《王铁锤笛子曲集》《巴乌自学入门与提高》《埙基础大教本》《中国民间管乐吹奏曲集》等12本竹笛、箫、埙、巴乌、葫芦丝管乐教材。2010年,他把多年来挖掘、记谱、整理的河北定县子位村吹歌会演奏曲目和部分民间管乐曲共127首,编辑成《中国民间管乐吹奏曲集》出版,同时在书中对河北吹歌的悠久历史、传授方法、表演技法和民间管乐演奏等进行了介绍,为继承弘扬传统音乐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民族土壤的滋养,党和国家的培育,让王铁锤的艺术生涯流淌出多彩悠扬的旋律。他是党和国家文艺事业走向繁荣的见证者,更是孜孜以求、身体力行的参与者。他的身上,仍然保留着华北平原农民质朴忠厚、平易近人的本色,以及当年在革命队伍中的那颗赤子之心,这份真挚纯粹,正是一位老艺术家、老党员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铁锤深情地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集体已经70年了,我的一切都是共产党给予的。我的事业有了成绩,也是共产党一直鞭策我、领导我的结果,我终生热爱和拥护共产党,感谢共产党的栽培!共产党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要努力奋斗、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