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现在大流行时代导致全球旅游业都趋于低迷状态,国内的旅游产业也时刻在做出变化和调整,照这种模式的话,未来五年内都会比较艰难,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疫情常态化,旅游失业常态化
从2020年初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深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业来说真的是无比的漫长。
有位旅游从业者这样说,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孩子才满月,现在都已经能讲话, 满地跑了,可是旅游业还没有从疫情的泥沼中走出来。
随着疫情持续时间被进一步拉长,疫情防控已经成了常态化,如何应对疫情常态化的旅游业,是未来几年中国340万家旅游企业,和3300万旅游从业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新冠疫情对旅游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过去任何一场灾难带来的影响,疫情常态化也让旅游业失业成为常态化。
过去四五十年的旅游业,都没有这两年的旅游业表现的如此魔幻。暂停和开放就在一瞬间,营业和失业完全是疫情说了算,旅游行业的失业也成了常态化。
旅游行业的脆弱和不确定性
有人说旅游业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旅游从业者的朋友圈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晴雨表。
当旅游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就说明经济发展的形式是向上的,良好的。当旅游业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并直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呈现出来。
旅游是一个极其脆弱的行业,自然灾害、政治变化、国际环境、金融经济等各种变化,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旅游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了脆弱性之外,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又给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个地方就会冒出新的疫情,旅游业就会被临时暂停,旅游从业者就会遭遇“官宣”式失业。
就比如前几天只恢复了一天的上海跨省游,从宣布恢复开放到再次暂停仅仅持续了30余个小时,有人用“快充式”营业的尴尬来形容疫情下的旅游业,,营业仅一天,休息一整月。
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再次被放大,这对一个行业,一个从业群体的发展和生存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
行业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正在一点点将行业的信心消耗殆尽。
就像这几天,虽然短短三天之内便有山东、海南、内蒙古、四川等地恢复了跨省游,但大家对于今年的旅游市场却提不起一点信心。
旅游业不再是你想干就能干
狭路相逢勇者胜,大浪淘沙胜者为金,旅游行业对企业和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未来的旅游不再是你想干就能干。
当然,击败旅游业的不仅仅是来自疫情造成的行业不确定性,更来自于市场和消费端的改变,疫情只不过是一支催化剂罢了。
旅游业这两年的难,不仅仅难在疫情,还难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行业还是那个行业,但游客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游客,“傻白甜”的游客时代已经终结。
资源的大众化,信息的透明化,让原本靠吃信息差的旅行社风光不在,需求的个性化,让原本的传统观光旅游不再吃香。
疫情下的整个旅游产业链,景区、酒店、航空公司、OTA、旅行社等等,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新的旅游市场,新的旅游消费群体,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新的旅游消费模式,都在随着疫情和社会的发展一股脑儿地向旅游业压来。。
旅游业该如何应对这场变局
每一个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者,都应该是一个文化和旅游的传播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服务的提供者。
面对行业日益加剧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失业常态化,面对人们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企业和从业者又该如何应对呢?
1、用内容替换渠道
从门店到OTA,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纸媒到网媒,从图文到短视频......旅游业的获客渠道从未停止过变化,流量的阵地争夺战也从未消停过。
而随着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出现,流量的换取方式开始悄悄改变。以前靠广告的流量换取方式,正在向内容换取流量的方式转变。
同样是换取流量,内容远比广告换取的流量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也可靠得多,更持久。
2、用文化赢取客户
我一直认为旅游业应该是个文化行业,也正是基于此,国家将旅游局合并为了文旅部。
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在旅游从业者当中,大专以上的从业者占比连40%都不到,有多少旅游从业者甚至高中都没有毕业。
未来旅游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行业,而不单单是观光游览业,没有足够的文化元素和素质,真的很难赢取客户。
旅游企业应该是一个文化传播者,而不单单是旅游服务提供者。
3、用内涵吸引需求
肚里有货才是王道,想要让客户认可你,你就必须有让客户认可你的理由。
在信息差的时代,手握资源就有好产品,有了好产品就能赢得客户。而在信息透明,资源大众化的时代,机票、酒店、门票哪里都能买,客户凭什么要从你手里购买。
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追随,即粉丝经济。只有肚里有货,有内涵,有文化,你才有机会成为大家心中的“旅行王者”,别人才会心甘情愿把自己的旅行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