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苗寨跟西江千户苗寨相比怎么样 铜鼓苗寨介
贵州黔东南是一个苗族,侗族居住地,有雷山千户苗寨,郎德苗寨最为出门,但是小编注意到了一个冷门,但是在当地很热门的一个苗寨,那就是铜鼓苗寨,而且当地人,人人画了一手好画,现在看小编来详细介绍。
当地特色:
民间绘画,铜鼓村民的民族民间绘画笔法和风格并不完全相同,它既不同于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也不同于陕西户县粗胳膊短腿浓湄大眼的,充满现代色彩的民间绘画,更不同于上海金山,浙江舟山等地的民族民间绘画,铜鼓民族民间绘画有其独具的特色和表现手法,那就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源自历史深处的,充满现实写真的内容,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厚重感和厚度感。
其表现手法以变形夸张为主,采用的颜料以水粉为主。在构图上以庄重典雅为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对于喜爱研究民族、民俗文化的人来说,可以将之作为一个选题来进行研究。在铜鼓民族民间画乡的诸多作品中,《睡猫》、《太阳和月亮》、《杀虫归来》、《管天苗女》等都曾获省以上大奖,也最能体现历史感和民族特色,也都体现了“铜鼓样纹”的太阳纹、羽人纹、舞蹈纹、青蛙饰等绘画技法。
芦笙会芦笙节,是当地苗族人民喜迎新春,预祝一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游方”的好时机。铜鼓苗寨的芦笙场主要有两处,一处是村北的芦笙场,另一处是村委会前的新芦笙堂。若不是吹笙跳鼓季节,无法目睹那千村汇聚,万手齐摇的盛况;斗牛场设在铜鼓村南面的山坳内。芦笙场上,由男子吹笙领舞,姑娘媳妇转圈相随于其后,循环往复,无穷无尽,舞步有三、五、七、九节奏,姿势妙曼,轻快,潇酒大方。
铜鼓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铜鼓在苗族社会中的存在恐怕已有很长历史了。时至今日,苗族仍普遍有侣存铜鼓、跳铜鼓舞的习惯。而麻江铜鼓村的铜鼓则以其独特的风格赫赫有名。其“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且“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在铜鼓学的分类上,被称之为“麻江型”。
闹冲节,铜鼓苗寨在农历正月下旬的第一个子日和午日,也要举行“闹冲节”。青年男女集中在平坦的地方,对唱情歌,挑选意中人,相送回家,建立情侣关系。相传,古时侯这里森林茂密,苗族的先民在密林中艰难地开出几块田地,好不容易才种上庄稼,可是当时鼠害严重,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全被那讨厌的老鼠给糟踏了。于是就有人倡议,要大家在农忙前都到山上去,不仅要开展三天的唱歌、斗牛等“闹”的活动,而且要求所有参加闹的人要闹得热闹、要闹得有气势,要把老鼠闹得不得安宁,无处藏身。这里的“闹”有“闹腾"、叫你不得安宁的意思,有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和五鼠闹东京的“闹”;这里的“冲”则有“驱赶”、把你冲出我的领地的意思。
爬坡节,苗族的爬坡节,原系一个纪念性的民族传统节日
旅游指南:
1、交通指南:在凯里市凯运司车站乘车到下司镇后,再换乘机动三轮车前往。三轮车包乘需10元,搭乘只需要3元。凯里的商场街上有很多到下司的“小面包”,车费与乘中巴车差不了多少;2、最佳旅游时间:这里的节日很多,(农历)七月有爬坡节,正月有芦笙会,二三月有“闹冲”,去看农民画,赶上了节日就更是一举两得。
2、最佳旅游时间:这里的节日很多,(农历)七月有爬坡节,正月有芦笙会,二三月有“闹冲”,去看农民画,赶上了节日就更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