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风景区好玩吗 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怎么样
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是一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点,特别是著名的响堂寺据说历史极其悠久,内部环境优雅静谧,适合居住和旅行拍照,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游玩攻略。
响堂山风景名胜区好玩吗?怎么样?
响堂山非常好玩,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更有大量的各种精品人工建筑和历史传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仙气和感召力,让你的思维得到全方位的释放和发展,在大自然中寻找一份神秘元素。
周末游邯郸,走访邯郸峰峰响堂寺。清晨从邯郸出发,车程约一小时左右。
响堂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展示图。旅客中心的配套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
对于身居平原的我们来说,看见这么高的山来说感觉还是挺威武雄壮的。
名山有古寺,这里也不例外。宋代的佛台屹立至今。
响堂山的头衔还真不少。
配套设施还不错,不用担心走迷路了。
古朴的石头路,栏杆上是人的祈福的红绳。
折服古人的毅力,在这悬崖石壁上凿出一尊尊佛像。
基本介绍
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山均属太行山支脉,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于2012年11月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其相邻的太行大峡谷和娲皇宫也同时被选入。响堂山石窟分南北两处,俗称南北响堂寺石窟。两寺相距15公里,两处响堂石窟均始建于北齐。当时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国都邺(邯郸临漳境内),一是别都晋阳(山西太原)。地扼太行山东西交通要隘的鼓山,是两都来往必经之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美丽,石质优良,将佛教奉为国教的北齐皇帝高洋便选择此处凿窟建寺,营造官苑,作为他来往于两都之间的避暑、游玩和礼佛之地。此后隋、唐、宋、明各代均在此增凿.
景点介绍
南响堂石窟
南响堂石窟地处临水镇纸坊村西北,鼓山南麓,滏阳河北岸。景区现存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自下而上分别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高约4.9米,宽和深各约6.3米,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故称华严洞。窟内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弥陀佛净土图故事的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释加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浮雕。位于上层的千佛洞,小巧玲珑,保存较好。窟顶外壁上方雕覆钵塔,塔端雕卷云状山花蕉叶,中雕展翅欲飞的金翅乌,钵顶雕宝珠,两侧各雕八角形宝珠顶柱。窟内三面宝坛上各龛均雕一佛两弟子两菩萨,正面龛本尊为释迹佛。洞壁广造千佛,有大小造像1028尊,故名千佛洞。窟顶微隆,中央雕莲花,周雕8身飞天,两两相对,形成各组对称的轻歌曼舞的神仙极乐世界。此窟结构严谨,雕艺精致,尤其是外壁的大型雕刻,窟顶的飞天雕刻,都是绝无伦比的艺术珍品。
北响堂石窟
北响堂石窟位于和村村东的鼓山天宫峰西坡,共有洞窟9座,从左到右为大业洞、刻经洞、二佛洞、释迎洞、嘉靖洞、无名洞、大佛洞和两个无名洞。其中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窟内进深13.3米,宽13米,高11.4米。正面龛本尊是释迦牟尼坐像,通座高5米,造型匀称,庄重敦厚,为响堂石窟中最大的造像。其背浮雕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其间,雕刻精巧,装饰华丽,为北齐高超艺术的代表。
响堂山
响堂山现存北朝晚期洞窟11座,即南响堂7座,北响堂 4座。北齐石窟多具仿木结构窟廊,其中南响堂第3、7窟,北响堂第2、3窟,在窟前四柱三开间窟廊上方又凿有大型覆钵、山花蕉叶、刹杆及火焰宝珠等,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塔形窟。窟门两侧雕八角束莲柱,门额饰以精致的宝塔、飞天,门侧壁浅雕肥大忍冬纹,整个外观装饰华丽。南响堂第2窟窟廊檐额上雕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是石窟建筑中仅有的一例,为研究北朝建筑难得的实物资料。
响堂山历史介绍
响堂山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北响堂第2窟天统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晋昌郡开国公唐邕所写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孛经》、《胜□经》,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经过,该碑保存良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向来为中外文物、史学研究者所重。 北齐时期,以邺(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为都城,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鼓山地处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这里山清水秀,石质优良。崇尚佛教的北齐皇帝高洋便下令在此地开凿石窟,修筑行宫,兴建寺院,以便于他来往于晋阳和邺时避暑、游玩和礼佛。现今,皇帝的行宫早已荡然无存,寺院也残破不堪,而凿在岩壁上的一座座佛龛雕像却保留了下来。 北齐以后,隋、唐、明各代共凿6个窟,规模都不大,雕刻装饰也比较简单。此外利用北齐洞窟内外岩壁 还开凿有不少造像龛,其中隋龛近50个,最早为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唐龛约300个,以武周时期居多。两处石窟均有附属建筑群,北响堂石窟下方的常乐寺遗址占地7000平方米,内有宋塔、经幢及宋至民国年间的石碑、造像。南响堂石窟附近有宋塔及楼阁、殿宇等。1986年清理南响堂石窟外檐,于第 2窟门外露出隋代的《滏山石窟之碑》,记述该窟始建及北周灭法等重大事件,是有关响堂山石窟营造史的重要发现。 1957年建立响堂寺文物保管所。1981~1982年邯郸市、峰峰矿区两文物保管所合作对石窟进行全面调查实测,建立资料档案,并先后维修了窟群的围墙及殿宇等 附属建筑。1989年开始维修南响堂石窟。 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美观大方,其雕艺承前启后,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由于设备的原因,无法近距离的展示石窟内佛像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