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重回岁月神话 香港老街的味道
在,这样的、老房子并不少。除了上环,还有。或许,逛腻了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你也可以花上两个小时,静静地感受一下这儿的人文历史。
起点是蓝屋 黄飞鸿弟子曾在这里开医馆
蓝屋在的石水渠街上,港人丽姨在那等着我们,她是这趟文化游的讲解员。见面后得知,丽姨原来就是的旧街坊,在这里出生、嫁人,度过了大半辈子,几年前才随家人迁往了其他地方。现在,她是民间生活馆的专职讲解员。
丽姨没在蓝屋住过,但她说,没人不知道这个地方。蓝屋建于1920年,是一栋四层高的唐楼,楼梯、横梁、窗框全部以木制。当时的唐楼大多不带阳台,而蓝屋从二楼至四楼均设有带阳台的房间,这在当时十分时髦。蓝屋得名皆因外墙那抹触目的蓝,据说当年负责修建的工人手里只剩下蓝色油漆,不得已而为之。
蓝屋风光无限过。在填海工程前,站在蓝屋四楼的阳台上,能远眺大海,称得上是海景房。底楼曾是黄飞鸿大弟子林世荣开设的医馆,后来由其后人接手,改名为“林镇显医馆”,专治跌打,兼疏经通络。丽姨也光顾过,她说,现在全是林太太在打理,做的都是旧街坊们的生意:“已经搬走的街坊哪里痛了,还是愿意坐上几站地铁到这里来看。”每次收费不过一两百元港币。
在蓝屋住过的人不计其数,丽姨说,一张床就是一户人家。时至今日,蓝屋还未人去楼空,仍有三户人家不愿离去。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即便要踩着笔直而狭窄的木梯上下楼,去几百米开外的公共厕所、澡堂,也无怨无悔。
从石水渠街一路北上,爬过一段缓坡,就到了北帝庙,是岛上最大的庙宇之一。
这座北帝庙修建于1862年,经费来源于附近街坊集资。2005年,华人庙宇委员会拨款千万元进行了一次大维修。庙里的镇殿之宝是一尊距今400多年的北帝铜像,以及两个分别铸于1862年和1883年的铜钟。丽姨说,小时候庙里香火极盛,每逢北帝诞辰都要庆祝,搭台子、唱大戏,在当时是最有意思的娱乐。
北帝庙留给丽姨的回忆不止于此,她忆起了从前的庙祝。老庙祝在庙里待了几十年,颇得人缘。他没有固定收入,全靠街坊给的香油钱。每天一早,他先将庙里打扫干净,再开门迎客。逢年过节,庙里人多,门自然要关得晚些,第二天,照样干干净净。丽姨说,从前,穷人多,穷到看不起病,就来北帝庙讨香灰回去兑水喝。她印象最深的是:“不管多晚来讨,庙祝一定开门。”
终点是和昌大押 如今成了时尚场所
的和昌大押据说已有百年历史,拥有一栋三层高的独立小楼,门面并不小,是最为古老的当铺之一。2003年和昌大押被政府收购,2007年又进行了改造,现在再去,只能看到一间门面、一块招牌、一个石刻的门头,而里面已物是人非。
我们好奇地问丽姨,她有没有来当过东西。丽姨笑说,人的生活与当铺脱不了关系,几乎人人都进过当铺。至于《神偷》里的那个桥段更是与现实相差无几,她曾看到过,有人为了应急,连内裤都拿来当:“我们叫当铺的掌柜为二叔公,二叔公其实不是老板,只是伙计,但所有的东西都要经过他的手,由他来核价,开当票。虽然当铺收的都是值钱东西,但真遇到需要救命钱,人家来当内裤,二叔公也会收。”和昌大押结束营业时,街坊们都来送二叔公,那么多年下来,大家或多或少都受过二叔公的恩惠。
现在的和昌大押成了时尚场所,二楼是餐厅,三楼是酒吧,顶楼还有一个露天天台,能作为派对、酒会的场所,费用不菲。丽姨感慨,现在,她只能作为游客进来看看了。
从顶楼下来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另一家当铺就开在了附近,名字也叫“和昌大押”。
更多巷
1.春园街。三四十年前,春园街一带非常热闹,有很多小摊档,以及夜里才开的大排档。现在街道两边仍有不少摊档和食肆,是当地的廉价美食天堂。
2.石板街。昔日被称为“总督第一街”,这是一条漫长的石板路,以不小的坡度爬上山,紧邻兰桂坊。
3.南固台。俗称鬼屋,是的一所古老大宅,南固台建于1918年,由当时富商杜仲文所建,其后转售予胞弟。1945年杜泽文逝世后,大宅一直空置。
4.太原街。这里的露天市集最为出名,许多电影在这里取景,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苏丝黄的世界》,现在也是玩具发烧友寻找特色玩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