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旅游景点大全
国内景点 2022-10-30 18:55www.16816886.cn张家界旅游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
1、东关街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
2、何园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何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主要景点有复道回廊、骑马楼等。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个园
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4、扬州古运河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高旻寺、普哈丁墓园、和天主教堂,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5、瘦西湖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
6、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郊,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据《旧五代史》载,公元887年,庐州刺史杨行密与宣州刺史秦彦对战时,在此扎营。牌楼前面南而踞的一对石狮格外引人注目,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雕镌,造型雄健,正头,蹲身,直腰,前爪平伏,傲视远方。它们是扬州名刹重宁寺的古老遗物,60年代移至此处。寺前东西院墙上分别嵌着两块石碑,东为蒋衡山“淮东第一观”,西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大字。
7、瓜洲古渡
瓜洲是著名古渡。唐代高僧鉴真大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有三次从瓜洲古渡起航;宋高宗赵构于扬州南渡临安(今杭州)时,亦从瓜洲古渡渡江;清康、乾两帝南巡,往返均途经瓜洲古渡。前后千余年,瓜洲古渡留下了历史众多著名诗人及高僧、帝王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骚人墨客的不朽诗篇。代表作有张祜的“落潮夜汀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五更人起烟霜净,一曲残声送落潮”;陆游的“楼船夜雪,跃马横戈”;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共有183位文人留下了歌咏瓜洲的诗词。
8、隋炀帝陵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在位十四年。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位于扬州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隋炀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由石牌坊、陵门、石桥、祭台、神道、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除石牌坊、陵门为后建外,其余均为历史遗留文物。整修恢复后的隋炀帝陵,形式独特,气势雄伟,其墓冢为十分整齐的平顶金字塔形,高12米,四边均为规则的等腰梯形,上下边长分别为8米和29米,城垣、石阙、陵冢是罕见的隋朝帝王葬式,具有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
9、高旻寺
地处古扬子津渡口的隋炀帝临江宫旧址,是海内禅宗“四大丛林”之一。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为迎接康熙南巡,两淮盐商在巡盐都御史曹寅倡导下,就塔院原址增扩殿宇,营建行宫。其后又经乾隆六度驻跸,续有增拓,杰阁翚飞,备极壮丽。登天中塔,可以“南眺金焦诸峰,北枕蜀冈之麓。”再现当时“净光生七级,绀影耀重霄。宝鼎香缥缈,金铃语寂寥。云山凭纵目,万里海天遥”的佛地胜景。该寺是临水寺,建筑活泼轻灵,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幽雅而又含蓄,实际上是佛教建筑形态的民居化、花园化,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新建的禅堂,现存的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西楼、水阁凉亭、寮房各抱地势,高低错落,自得天趣。
10、竹西公园
竹西公园位于扬州古运河畔,1989年在古竹西寺遗址上兴建、占地130亩,取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命名。竹西寺原名上方禅智寺,最初为皇帝行宫。后隋炀帝舍宫为寺,据今为1412年。虽然它晚大明寺136年,但因为盛传的皇家故事以及著名的“竹西八景 ”,它在唐宋时代其名声一直领先于大明寺。截止太平天国前,扬州寺观园体,以文学艺术盛称海内外者,数上方禅智寺,即竹西守为最。竹西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历代咏竹西的诗词有800多首:幸临竹西的帝王有11位,即隋杨广、五代杨行密、杨隆演、杨溥、徐知诰,宋赵匡胤、赵构,明朱厚照,清康熙、乾隆、嘉庆;大文豪李白、杜牧、张祜、欧阳修、苏东坡、王士桢、郑板桥、曹雪芹、孔尚任、吴敬梓等均在竹西留下惊世之作;此外象“八汕”、“八怪”无不与竹西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1、邵伯湖
又名棠湖,古属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浩渺无际的邵伯湖是江苏省扬州江都市邵伯镇自然风光绝佳处,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愈显风姿绰约。如今,两岸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好似绿色的长龙,盘绕着清澈的湖水;隋堤边,大树下,那接待游人的大厅和别具一格的小木屋,错落有致的点缀于绿树丛中;临湖远眺,烟波浩渺,鱼帆点点,一望无际。泛舟水上,垂钓湖畔,吃湖鲜,观民舞、听民歌、赏民乐,置身于大自然中,顿觉心旷神怡。古镇邵伯,南北航孔道,商铺鳞次栉比,是京杭运河闻名遐迩的繁华商埠。隋炀帝、乾隆、谢安、董恂、孙觉、苏轼等名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篇。
12、渌洋湖
原是沼泽荒滩,蒿荻遍布。而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绿色的长带,西不见头,东不见尾,北不见边。葱绿、透亮、厚重,恰如一道绿色屏嶂。夕阳的金光洒满绿带,无“大漠孤烟直”的萧瑟,却有“长河落日圆”的雄壮。不过这奔涌翻腾的长河是那葱葱郁郁的绿色林带。此地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地形如釜,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有16.5公里的圩堤环抱。这里水资源丰富,村村有鱼池,整个鱼池面积有300多亩,水产养殖场的面积达1300亩。1976年秋天,省、市、县土壤和林木专家对渌洋湖荒滩进行了综合论证,认为这里虽然是荒滩,但水生、陆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如果植以茂盛的林木,这里将成为鸟类、野生动物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成为荒滩上的绿色银行。
13、纵棹园
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本为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以荷景著称。明代以前此地为一片汪塘,南通宋泾河,北达松冈。明代中期,宝应望族胡氏于此建了画川别业(别墅),明末荒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乔莱于此旧址上构筑了纵棹园。此园积土为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大加赞赏。百年之后,乔氏中落,纵棹园改建画川书院,成为当时宝应的最高学府。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兵火。解放以后,在原址重建此园和宝应县中学。1958名为人民公园。1982年,宝应县人民政府为保留传统特色,恢复原名,仍称“纵棹园”,并加以扩建,修整一新。如今,它位于城区中心,地处叶挺路、安宜路交汇点,占地面积68亩。
14、射阳湖荷园旅游区
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宝应东荡射阳湖畔,园区面积达1万多亩,水陆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原始河湖纵横,人文景观独特,享誉海内外。射阳湖镇为充分利用“中国荷藕之乡”的无形资产,2001年,在水泗区域内建设了万亩荷藕生态旅游观光园。该区域无工业污染,空气新鲜、水质清晰。观赏季节,这里鱼虾相戏,莲叶田田,荷花盛开,粉白嫣红,一片清香,宛如天上的瑶池仙境,适宜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
15、宁国寺
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原址在宝应县城叶挺路东首,名为宁国教寺,后易名宁国禅寺,迄今已有1370年。历代僧、官多加修建,古县志记载,宁国寺寺门朝南,前临大街,后依城墙,规模宏阔,寺内藏明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钟,大雄宝殿匾额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寺后有千佛楼,寺内有数百间殿堂楼阁,素有“跑马关山门”之说,是宝应第一大丛林。
16、都会桥
相传始于唐代,都会桥与东京汴梁虹桥相似桥拱高大,两边有诸多商铺,不同于木制虹桥的是都会桥是沟通南门迎江河两岸的单拱石桥。旧时进出仪征的船只必经桥下。苍雄、厚重,巨大的青色板圈成桥内拱,古铜色的花岗石构筑桥身,上下共50节台阶,每阶长6米,宽70公分,高15公分;桥顶有宽2米多的休息平台。桥身上方北侧建有清一色小瓦门市房多间,设有7家店铺,桥上有屋更增加了桥的高大、浑厚的视觉感受,其建筑风格在江浙众多石拱桥中是不多见的。都会桥将城南商会、都会、河西三条街贯通,形成远近闻名的大码头,为水陆要冲。这里商贾云集,老字号的店铺、茶馆、浴池、戏院,比比皆是。所谓“上海十六铺,仪征大码头”。
17、高邮盂城驿
现为世界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邮驿“活化石”、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盂城驿是高邮旅游一轴一带五区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对外推介的重要高邮旅游景点。1993—1995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
18、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
现为江苏省四星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畅游江苏•美丽江苏之 网媒荐乡村 ——2015年江苏首届网络乡村旅游征集评选活动”中获评“江苏最具特色乡村生态园”第一名。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的高邮湖畔。预计总投资5亿元,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的界首芦苇荡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飞碟文化遨游区、湿地文化游览区、渔村文化展示区、水上娱乐运动区、休闲度假商业区”五大板块,逐步形成集“飞碟文化、滨水娱乐、渔村文化、养生休闲、湿地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故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