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城古城介绍
定城古城是一座具有海南风情的独特古镇,也是当地保存最为完善的古代古城镇之一,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冲击,现在依旧可以看见历史的痕迹和文化持续的轨迹,下面给大家分享定城古城介绍。
定城即海南省定安县县治,立于绚丽多姿的南渡江畔,逶迤迷人;定城自古建筑防御体系,就是坚固高耸的城墙。
晖晖暖阳俯照,绵绵江水涌动,江畔古朴城垣挥发着古韵之美。闲情迈步,去领略定城古城的神韵气息。
眼前巍然挺立的是定城古城北门,古拙的石道,颓废不堪的墙体,藤草蔓延!
正面抬望眼,高耸雄伟,厚重结实,城门是砖砌拱门,是定城居门出入河道码头的门户,做为安全防砌的通道,自然牢固可靠。
北门原有城楼,后来改为定安粮食局大楼,看着有点惊奇,那个年代,也许有了这个大楼,才安稳地让北门保留了下来,令人唏嘘。
定城北门,古时为连接定县与琼山的主要交通要道,为南渡江边的商埠码头,南来北往行人众多。
北门城洞高3米,宽2.8米,进深25米。
城洞深幽古朴,石板磨损光滑。
《定安县志》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元朝建置的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三年(1370年),县治于次年迁到定阳(今定城)。
定城古城墙的规模如何?《光绪定安县志》记,定安故城筹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成化八年(1472年)开工,成化十四年(1478年)建成。周长593丈,高1丈4尺,厚1丈6尺,垛堞1192个。最初仅开东西南三处城门,各门均建城楼其上。城外挖有城壕360余丈,深1丈,阔1丈5尺。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命知县徐希任知县,副使胡永成令其开北门,但后因常有寇乱,北门被封闭。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董兴祚答应民民倡议,重新开北门,并捐资修建北门城楼。
定安故城俗称定城古城,经历500多年历史,沧海桑田,现仅存西门、北门。城墙仅存西北、西南两段约千米之长,这也是海南仅存的唯一较好的县治城垣。2009年5月8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10月7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保留有较为完好的城楼,城楼现在为民间文化室使用。
城门上方有“西门”石匾额,其中西门洞高2.4米,宽2.95米,进深9米。
城门洞内永保留当年固定门臼和门闩的洞。
粗犷的墙体,光滑的石板,风雨侵蚀,显得古拙雅致。
脚下光滑结实的黑石板,蕴藏着50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每跨越一点,都能翻开一页历史,让你沐浴着沧桑的岁月痕迹,这就是定城古城的魅力。
穿过城门,为城池里的古老街道,也是定城西门街,漫步定城古道,如同掀开往日的画卷。
西门街就是定安县古老定城的首脑机关驻地街道,也就是定安县衙门所在地。
街道两边保留有部分完好的骑楼建筑。
骑楼老街流淌着浓郁的文化生活气息。
城池不再,城门斑驳,城墙之外绵绵湍湍的南渡江河流,犹如一曲永不沉淀的乐谱——绵延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