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克斯八卦城好玩吗 特克斯八卦城旅游攻略
新疆的八卦城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八卦城从上面往下看是一个八卦。除了地理环境特殊以外,还有哪里的环境,虽然算不上特殊,但是那边的风景石非常不错的。
伊犁河谷实际上是天山腹地的盆地,因伊犁河自东向西穿流而过称之为伊犁河谷,盆地中的大小河流都归入了伊犁河,河谷自伊宁开始一直延伸到新源,全长有400余公里,又叫八百里伊犁河谷,河谷水流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密、风光秀美,生态环境非常好,是整个新疆最富庶的地方!这里出产大米,是新疆(手抓饭)大米的主产地。
这里也是古西域三十六国的乌孙国所在地。喀拉峻草原、昭苏草原、那拉提草原分布其间,是放牧的绝佳之地!河谷南北两边是挺拔茂密的云杉。整个河谷归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所辖。
先来到锡伯古城。古城在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语“粮仓”的意思,一般简称“察县”),察县生活着两万多锡伯族人,这些人的祖先是1764年受乾隆皇帝之命,由盛京西迁至此,是来此戍边的。这里锡伯人的长相很象韩国人。锡伯古城实际上是一个介绍锡伯人生产生活的博物馆。这里的小吃“爆炒羊杂”很有特色,可惜未找到卖的。
出了古城,离开察布查尔,往南驶入伊(宁)昭(苏)公路(s237)。前行不久便是一个检查站,执勤人员告诉我们,前方修路禁止7座以上(包括7座)车辆通行,让我们绕行。
原计划的游观昭苏草原、格登山石碑、夏塔冰川只好放弃,也不能观赏“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天马(汗血宝马),只能直接去特克斯喀拉峻草原。
在绕行的过程,遇到的当地少数民族人都很热情,只要问路都会尽力给以说指,但受其对汉语掌握程度的影响,交流还是困难。问路时,尽管用语言加手势费劲沟通,但仍出错,而一旦理解错了就又要绕行很多路。
总算到了一个集镇,便民警务室的汉族警察很快给我们指明了去特克斯的路。对照地图,去特克斯(喀拉峻草原)的路,实际上已绕回到早上出发的伊宁市附近。
还是在修路,路况相当差,车时走时停,根本跑不起来!
快到特克斯县城,看到路边的草原石人。
这些石人大小不一、表情各异,女的一般是厚唇方口、男的合字口八字胡须,如此鲜明特征代表着当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突厥人的形象!
突厥严格意义上不是一个民族,它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突厥汗国的民众或突厥汗国征服及同化的部落与国家,因而说突厥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对使用突厥语人的一种泛称,包括所有用突厥语的民族。突厥语民族全球现有1.82亿人,他们自称是突厥人或突厥人的后裔,分布在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遍布东亚、中亚、西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突厥人是黄白混血人种,他们以狼为图腾。历史上唐太宗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显庆四年又灭了西突厥,余部西逃至中亚。也有突厥是匈奴分支的说法。
草原石人多是零散分布,一般每处有一、两个或两、三个,这里的九个是把其他地方的石人集中来的(有说是复制品,真品在博物馆)。
伊犁地区共发现草原石人200多个,特克斯县就占了86个,故而被称为草原石人第一县。
特克斯县城是一个完整的八卦形状(这要在高空俯视,才可显现),故称八卦城。
未作停留继续朝喀拉峻草原前行。特克斯至喀拉峻草原只有一条路,或者说喀拉峻草原通向外界只有特克斯这条路,单进单出。路虽50公里不到,但因修路走的异常艰难。
路边的胡萝卜地。胡萝卜是新疆人最常吃的蔬菜(拌面、大盘鸡、手抓饭等都用),因而种植面积很大。
来到喀拉峻草原。
买好门票后,我们一行坐区间车进入景区(私家车不让进入)的。
对山家有四间木刻楞房、一顶毡房(与蒙古族的蒙古包一个样,只不过叫法不同罢了)。
我们商定住毡房,一晚上是200元。另外在对山家吃晚饭和早餐。
坐上景区的区间车(全程约30公里),在西喀拉峻草原未停,直接到东喀拉峻草原的第一个景点——鲜花台。对山将行李放到其家后,开车来鲜花台接我们一行。
鲜花台实际上是一架山,山不高,绿草覆盖,因遍布鲜花而得名,是东喀拉峻草原的一个景点。
对山家在鲜花台的后边,也就是南边,虽是山前山后,但对山接上我们要顺着来时的路向回返,然后绕一大圈才能到。
对山给我们介绍说,他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父母与他们住在一起,家里有两群羊、20多匹马、20多头牛,分别在此地(夏窝子)的四个地方放养着,这些家畜吃完草后喝附近小溪的水,晚上就地而卧,大约十数八天骑马去看上一次便可(主要清点数目,防失散)。
这里是对山家的夏窝子,问其冬窝子在哪里?对山指着县城方向说,在那边。
对山家的后面是一条沟,长满了高大挺拔的云杉。
前面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全是草,开满了各种花。
木刻楞房子的右前方是对山家的毡房,是我们一行人晚上住的地方。毡房仅有一个低矮的门,出进要弯腰,顶端是个圆形的窗子,上面用帘子覆盖着,帘子用绳子控制开合。
毡房前边有一个烤炉,是对山家烤馕的地方,也可用以做烤肉——馕坑烤肉。
院子里的饮水木槽,用云杉木刻的。
距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孙女要骑马玩玩。
邻居看见对山家来了住客,便将几匹马牵到对山家院子的木栅门口,招徕生意。骑马每次是50元。
夕阳斜照着草原,五颜六色的花分外妖艳。
对山家门面南,出了木栅门便是草原,草原的最南端是一条沟,沟里布满了泰加林(主要是雪岭云杉),沟底是一条小溪,翻过沟是丘岭,丘岭上面是如绿毯般的草地,再向南是一条通入天山深处的山沟,可隐约看见沟里的村子,对山说:那便是琼库什台,离他家这里19公里,没有大路,只能骑马或步行过去。
我所知道的琼库什台没有可过车的路,被称之为“只可骑马到达”的地方,牧民住着木刻楞房和毡房,村子被泰加林所围,牛羊马等随意在村子间悠然漫步,散养着的鸡在村子里悠闲地觅食。
村子原始、静谧,丝毫未受到现代文明的“侵扰”!
回头一看,对山及附近的几家牧民,不就是“琼库什台”:草地、云杉、木刻楞房、毡房、悠闲的牛羊还有家养的鸡。
琼库什台再向南,便是天山深处,是雪山,雪山的上边是白云。
草原、森林、雪山、白云构成多重的风景,如同人为的摆布一般,层次分明!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不尚修饰、也不用修饰的绝佳风景,把大自然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
晚饭吃的是烤肉和馕。肉是对山亲自烤的,原汁原味的草原羊肉,不错。
7月8日早晨在对山家用过早点后,便收拾好行李,与对山约定我们游完猎鹰台后,电话通知,让其把行李送到景区大门口。
晨光下,再来几张对面的山和山中的琼库什台。
喀拉峻草原是过去乌孙国的夏都,实际上就是牧民说的“夏窝子”,夏季放牧的地方。
这里的草原分为放牧、收草(专让长草,收割后以备冬天喂养家畜)两种,没有放牧的草地便是用来收草的。整个喀拉峻草原分三片景区,一个是阔苏大峡谷,另外两个是东、西喀拉峻草原。阔苏大峡谷主要玩的是漂流和观看一座形似鳄鱼的山。东西哈拉峻草原在一条线上,西区是去东区的必经之路,西区主要看的是早先部队的马场(实际上喀拉峻草原的一大半都是过去的军马场),实则还是草原,现在已归属地方政府,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是5A级景区,除沿途的景色外主要有两个景点,一个是鲜花台,另一个便是猎鹰台。
路途所见:一人、两马、一狗、一群羊,无忧的哈萨克牧民!
继续向东有10公里,来到猎鹰台,猎鹰台在峡谷边上(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只是特指这一处地方罢了),这条峡谷与对山家门前的大峡谷相通。
猎鹰台实则还是看峡谷的风景:泰加林、草地、对面的起伏的丘陵以及上面的草,还有雪山、山顶的白云……
在喀拉峻草原的大门口(也叫布尔克)旁边的山上发现了草獭:有百十斤左右的猪大小,体态臃肿、行动迟缓。因距离远加上天将黑,照的不太清(图中一片无草白地的紧下边)。
这里草原也有土拨鼠。